浚儀王氏困學紀聞跋 林伯桐
考證之書,南宋為多,然或識其小而不舉其大。浚義 王氏《困學紀聞》由博得約,以精見深,可實也。夫訓故宗鄭君,義理宗朱子,此經部之至論也,而是書不為苟同。如第四卷內論「王之服當用十二章」,取法天數,則取漢制從歐陽氏之說,而不泥《周禮》司服之鄭注。第七卷內論「執禮」,謂古者持禮書以治人曰「執」,《記》有「執禮者詔之」,《周官》有「執其禮事」,則全引石林 葉氏之說,而不泥人所執守之朱注。他如考六書則多采鄭漁仲,解羣經亦不遺王介甫,能各取其所長,盡埽門
浚儀王氏困學紀聞跋 林伯桐
考證之書,南宋為多,然或識其小而不舉其大。浚義 王氏《困學紀聞》由博得約,以精見深,可實也。夫訓故宗鄭君,義理宗朱子,此經部之至論也,而是書不為苟同。如第四卷內論「王之服當用十二章」,取法天數,則取漢制從歐陽氏之說,而不泥《周禮》司服之鄭注。第七卷內論「執禮」,謂古者持禮書以治人曰「執」,《記》有「執禮者詔之」,《周官》有「執其禮事」,則全引石林 葉氏之說,而不泥人所執守之朱注。他如考六書則多采鄭漁仲,解羣經亦不遺王介甫,能各取其所長,盡埽門